去年11月,时任党首、首相菅义伟说,自民党应当对“世袭政治”有所限制。 点滴善行,温暖寒冬。 11月10日,由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民街道指导,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承办的“‘善行贵州’生命故事秀”公益展演在榕江县车民街道富民、卧龙、特和、阳光4个社区双阳馆举行。 当天上午,在冬日暖阳下,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社工怀着满满的激动与兴奋,从黎平前往榕江,早早地做足准备,房间里、空地上,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为了使活动能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好几天就讨论活动细节,从活动策划到落实实施,从筛选节目到现场维护,都付出了很多时间很大精力。 ”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社工李文霞表示:“活动中每处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都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演出现场,情景舞蹈、红歌合唱、山歌吟唱等节目丰富多彩,山歌《不忘党恩》、舞蹈《欢乐中国年》、红歌《大船航行靠舵手》等逐一上演、有声有色,令观众目不暇接、掌声不断。 “很精彩,很好看,也很感动!”观看演出后,卧龙社区搬迁群众王阿姨乐呵呵地说:“希望多多开展这类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 ”期间,在活动场外展出搬迁居民的蜡染、刺绣、编织等作品,悬挂老照片、人物故事、生命故事、社工故事、志愿者故事等,向群众展示了社会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服务治理的发展成果,展现社区生活新风貌、新生活、新气象。 “我们在遵守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开展此次活动,不仅给群众带去欢乐,还通过传播正能量,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向上向善的热情。 ”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社工石远标说。 据介绍,“‘生命故事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教育感党恩计划项目”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在榕江县开展的主要项目,该项目坚持红色引领,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和公共文化,用群众自己或身边的生命故事展风貌、感党恩、说变化、谋发展,既有群众的故事,也有身边干部的故事。 同时,通过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管理志愿者的形式,挖掘、整理、收集生命故事。 用“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结合“故事馆”和“乡愁馆”,用“两文两馆”来打造社区文化,增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2021年年初举办的“第二届‘善行贵州’公益项目大赛”上,该项目被贵州省民政厅评为“创新创意铜奖”。 “我们的特色服务就是‘科技向善’,通过运用区块链‘星益链’系统,让更多的人参与公益,帮助他人,人人受益,打造一个线上结合线下良性运转的公益生态。 ”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副主任龙凯表示。 据了解,2020年12月至今,该中心在榕江县车民街道4个社区开展的“生命故事秀”项目共筹集善款万元,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成立故事组、音乐组、体育组、手艺组等,开展芦笙、刺绣、绘画等培训10余场次、30余节课,受益人数达6187人。 点滴彰显真情,慈行善举义无价。 作为一家致力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男女身心健康、社区和谐发展的一家本土专业社工机构,黎平县众欣社工服务中心在当地民政局的指导下,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准则,联合社会各界热心公益慈善的爱心人士开展社会工作。 自2019年10月11日成立以来,先后在黎平、榕江两县开展了捐资助学、关爱弱势群体、社区矫正与辅导等系列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心,用爱温暖群众心扉,为创建和谐社区增添色彩,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及城乡实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今后,我们将根据社区群众需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组织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与群众乐在社区,共享发展成果。 ”龙凯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石含开)(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 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储粮建立的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系统,可以直接管控到现场、到实地、到粮情的即时变化,高清晰摄像头可无死角覆盖全国各地直属企业,无论是库区作业,还是仓内粮情,都可实时监测。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韩国高清生活片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oukamaeda.com/hanguogaoqingshenghuopian/2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