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民生实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宜居环境品质、文化生活品质,力争做到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一老一小”问题得到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强降雨又一次来袭。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21日至24日,我国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其中,刚刚经历“7·20”特大暴雨的河南,将在时隔一个月后,再次遭遇强降雨。 此次强降雨与“7·20”特大暴雨相较,强度如何,致灾风险大吗?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对此进行解读。 此轮降雨叠加河南前期受灾区域 张涛表示,此次强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局地降雨强、系统移速快等特点,同时,在黄淮地区伴有大风。 他告诉记者,由于这次过程移动速度比较快,所以累计雨量不会特别极端,但短时雨强比较大,需要引起注意;此次降雨叠加河南前期受灾区域,影响非常大,水库、湖泊、河流都需要严阵以待。 张涛解释,从系统配置看,此次强降雨过程是十分典型的季风降雨,副热带高压西伸,让来自印度洋、南海、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顺畅地沿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北上,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成对峙之势,造成大范围降雨。 此外,强降雨影响范围广。 四川、重庆、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等9省(市)都在强降雨落区里,整体以中到大雨为主,但在几个比较集中的地方,会出现大到暴雨。 这其中,以四川盆地和河南的降雨最强,局地雨量可达250~400毫米,这已是特大暴雨的级别。 雨量或不如“7·20”极端但仍需警惕 这次降雨过程中,河南又将成为暴雨中心。 和上个月“7·20”河南暴雨相比,此次降雨过程在强度、成因上有何异同? 张涛表示,河南这次的暴雨过程与“7·20”不同。 这次降雨过程是移动性的,不会重现此前降雨的“盘桓不前”,因此累计雨量不会特别极端。 进一步说,这次过程是副热带高压西侧引导气流和水汽组合形成的暴雨,是典型汛期暴雨配置;相比之下,“7·20”过程中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在海上,离得较远,属于间接影响,加上水汽和地形等方面产生“化学反应”,不仅今夏独有且历史罕见,最终导致了那场罕见破纪录暴雨。 不过,张涛特别提醒,这次的累计雨量虽然不会特别极端,但仍可能会给河南带来非常大的、很不利的影响。 “因为一个月前极端暴雨给河南带来的灾情影响尚未完全过去,此次降雨区域又与前期暴雨受灾地区重叠,因此,特别建议当地提前做好防汛排涝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张涛说。 强风加大雨,破坏力更强 张涛表示,这次降雨过程有一个十分典型的特点是不仅雨大、风还特别强。 随着夏秋季节转换,北方的冷空气渐渐活跃,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碰撞过程中“搓”出三个气旋,落在西南到东北一线上,分别位于东北,西北地区东部到河南、山东,以及四川盆地。 这三个区域也是本轮降雨集中区域。 “特别是西北地区东部到河南、山东的气旋沿河南、山东向东移动过程中自带强风,强风加大雨,破坏力更强。 ”张涛说。 他告诉记者,从防范角度来说,这个气旋经过的沿线地区可把这次过程当作“陆地上的热带气旋”,以高标准进行防范。 根据预报,22日至24日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及黄海海域将先后有4~6级、阵风7~9级的旋转风,局地阵风可达8~11级。 因此他建议,河南、山东等地需做好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的加固,减少或避免高空作业;黄海海域需防范大风对过往船只、海上作业的不利影响。 降雨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张涛提示,这次过程冷暖空气交汇中“搓”出的三个气旋,目前可以预见三个降雨中心大致的位置和强度。 “但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可能隐藏在三个降雨中心下,尺度小得多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张涛说,这些像“水沸腾后的小水泡”一样的强对流过程,是真正决定单点降雨极端性的中小尺度系统。 他说,从自然规律上来说,尺度越小存在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可预报性就越低,所以,各地还需动态关注当地气象部门滚动更新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 在治超联合行动方面,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将配合交通运输部门,依托公路超限检测站、治超流动巡查路段、货运装载源头周边路段、高速公路入口4个路面主阵地,全天候、全路网严管严查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韩国高清生活片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oukamaeda.com/fc/234.html |